學生網商創業生力軍

2016-05-06 作者/Eliza、吳歆宜

學生網商創業生力軍
位於浙江省義烏的義烏工商學院,過去只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技術學院,近年來因為其獨特的「創業教育」而頻頻躍上新聞版面,甚至吸引了路透社、《紐約時報》接連前往報導。 自二○○八年以來,義烏工商學院已經已培養出多名九○後百萬富翁,校內八千餘名學生中,有高達四分之一在校創業,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月收入已達普通白領水準,一年創收兩千五百萬元,每年走出校門的畢業生中,有百分之十五的名片上都已印上「董事長」頭銜,生意做得好的,甚至能夠開上百萬名車,年營業額破千萬。 另闢蹊徑,創業取代就業 若是時間退回到十年前,大約不會有人預料到實驗性質的「創業班」如此大獲成功。二○○五年,阿里巴巴公司憑藉著成立僅兩年的「淘寶網」攻占中國網購市場七成左右的市場份額,擠走了當時已在中國市場穩定收費的eBay,空降成為中國新一代網購平台霸主,伴隨著本土化電商平台起飛之勢,義烏以全球最大小商品批發市場作為後盾,讓不少當地人自營淘寶店主,其中也包括當時的義烏工商學院的學生,漸漸地,請假的、成績因此受影響的學生多了起來,使得時任義烏工商學院國際貿易系副主任的朱華兵深感困擾。 然而,當時的副院長賈少華卻對學生這樣自發的舉動非常贊賞,他認為,不同的高校應有不同的培養模式,「補短不如揚長」,既然學生對於讀書興致缺缺,畢業後求職無門,不如另闢蹊徑,輔導學生在校創業,讓這些擁有非一流高校文憑的學生,能榮幸地走出校門。 就這樣,二○○八年,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創業學院,首年招收校內已自行創業且每月網店營收達八千元的舊生,透過專業師資協助解決他們經營過程遇到的困難。隔年,學院便開設了三年制「電子商務創業班」。 創業優先 業績論英雄 為了連結理論與實踐,鼓勵學生創業,創業班的課程設計也與其他科系十分不同,除了一定得教的基礎課程如「思想理論」等政治類課程之外,全都是與創業實際相關的內容,包括技能類的課程,如攝影、修圖、行銷、談判、合同等;還有提升類的課程,比如企業文化、人力資源、財務管理,希望讓學生不只學習經營一間小店,還能掌握讓企業走得更遠的知識。 業績論英雄的教育理念,在外界眼光看來有些不可思議,甚至本末倒置,出身書香門第的朱院長不諱言,自己剛開始也對此心存質疑,但在眼見了學生的轉變後,讓他肯定「實踐」對學生的正面幫助──原先對學習不感興趣、虛應了事的學生,竟然開始主動詢問他行銷專業問題,甚至借了幾本書回去找答案。那些對於學習不感興趣、從未在填鴨式教育裡獲得成就感的孩子,也許是第一次感受到「知識就是力量」,第一次有動力去學習;孔子說「因材施教」,對於家境條件不好的孩子,淘寶創業或許比傳統教育更能幫助他們在社會立足。 只要願意往前走,怎麼走都無所謂 「中華文化講傳承的多,講創新的少,若創新,常被認為是離經叛道,這是一個大問題,也是高等教育面臨的最大困難,過於注重課堂、理論灌輸,但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比較被動、奴性,靠老師拉,學生沒有選擇的機會」,朱華兵說,「而我這裡則是主張『推』,只要你往前走,(創業)方向正確,怎麼走都無所謂。」 為了提供學生更好的創業環境,學院不只騰出未使用的教室供學生辦公、囤貨,還引進四間快遞公司,全年無休,協助學生將貨物發往全國各地,針對學生創業初期遭遇的三大困境:「沒資金」、「沒人脈」、「沒能力」,創業學院成立了一筆由成功學長姊捐款成立的同創基金,提供每位學生五千元無息小額貸款,並積極引進「校企合作」,吸引許多傳統企業直接把電子商務運營部設在學校裡頭,全權交由學生營運,實現「幫企業培養人才、幫學生找人脈資金」的雙贏。
作者介紹
Eliza、吳歆宜
創業搶先報
1111人力銀行logo
1111創業加盟logo
1HR 1111人力資源管理系統
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logo
線上客服系統
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!
立即撥打專線:
02-2746-9797
(客服時間:AM9:00~PM5:30)